
牙周病怎么治疗好?医生解析防治方法
早上刷牙出血、牙龈红肿松动?这些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警报。作为困扰成年人的常见口腔问题,牙周病早期症状容易被忽视,等出现牙齿移位甚脱落时才就医往往为时已晚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沉默的牙齿。

什么是牙周病?
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(牙龈、牙槽骨等)的慢性炎症。就像房子的地基出现问题,初期可能只是牙龈发炎出血,随着病情发展会导致牙槽骨吸收,终造成牙齿松动脱落。临床数据显示,35岁以上人群超八成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。
牙菌斑是罪魁祸首。当口腔清洁不到位,细菌在牙齿表面形成生物膜,逐渐钙化成牙结石刺激牙龈。若不及时处理,炎症会向深层组织蔓延,形成牙周袋并牙槽骨。

三个阶段要认清
1. 牙龈炎阶段:刷牙出血、牙龈红肿是典型表现,此时病变仅局限在牙龈组织,及时治疗可完全。
2. 轻度牙周炎:出现口臭、牙龈萎缩,牙周袋深度约3-4mm,X光片显示轻微牙槽骨吸收。
3. 中重度牙周炎:牙齿松动移位,牙根暴露敏感,的会出现牙齿自行脱落,此时骨吸收已达根长1/3以上。

科学治疗三步走
基础治疗:超声波洁治配合手工刮治清除牙结石,这是所有治疗的基础。对于深牙周袋还需进行根面平整,必要时配合局部用药。
手术治疗:针对重度患者可能需牙龈翻瓣术、引导组织再生术等,这类手术能直观清除感染组织并促进牙周再生。
维护治疗:每3-6个月的维护关重要,包括牙周检查、菌斑控制和卫生指导,这是防止复发的关键。

日常防护指南
选用软毛牙刷和牙缝刷,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。值得注意的误区是:出血更应该刷牙,轻柔清洁才能消除炎症。吸烟人群要特别注意,尼古丁会掩盖出血症状加快骨吸收。
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做次口腔检查,就像定期体检一样重要。孕妇、糖尿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更要加强防护。记住:牙周病造成的骨吸收不可逆,早发现早治疗才是上策。
出现持续口臭、牙龈出血不要硬扛,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。医生会通过牙周探诊、全景片等检查给出个性化方案。记住,没有"偏方",规范治疗才能保住牙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