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牙齿治疗:家长关心的8个问题解答
当孩子捂着腮帮子喊牙疼时,很多家长才发现儿童牙齿问题比想象中更普遍。据新口腔健康调查显示,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高达70%,而及时接受规范治疗的不足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关于儿童牙齿那些家长必须知道的事。
一、乳牙坏了到底要不要治?
"反正要换牙"这个观念害了不少孩子。乳牙从6个月萌出到12岁左右替换完毕,要服役十余年。蛀掉的乳牙不仅影响咀嚼,还可能损伤下方恒牙胚,导致新牙长歪、变色。去年接诊的7岁患儿小宇,就因乳牙根尖炎导致恒牙釉质发育不全,现在不得不做牙齿贴面。
二、几岁开始看牙医合适?
建议长出颗乳牙后的6个月内做检查。就像定期体检一样,每3-6个月检查一次能早期发现问题。我们诊所小的患者才10个月大,通过定期涂氟,现在3岁了没有一颗蛀牙。
三、窝沟封闭真的有用吗?
后牙表面的窝沟就像小裂缝,牙刷很难清洁到位。窝沟封闭就是用流动树脂把这些沟缝填平,整个过程。佳时机是6-8岁做恒磨牙,11-13岁做第二恒磨牙。临床数据显示,做好封闭的牙齿防龋能达到80%以上。
四、儿童能用电动牙刷吗?
5岁以上孩子可以选用儿童专用电动牙刷,但要注意:刷头要小,震动频率不超过15000次/分钟,家长要刷牙过程。其实手动牙刷用对方法同样有效,关键是掌握"巴氏刷牙法"——让刷毛斜45度对准牙龈沟,小幅水平颤动。
五、矫正牙齿是不是越早越好?
这是个常见误区。通常建议7-8岁做次正畸评估,但多数矫正要等换完牙后进行。不过出现"地包天"、龅牙等情况时,4-5岁就需要干预。上周就有个5岁患儿通过矫治器,3个月就纠正了反颌问题。
六、治疗时孩子哭闹怎么办?
儿童牙科诊所有全套应对方案:从环境布置到医护人员话术都经过专门训练。治疗前会用模型演示,治疗中采用"告知-演示-操作"三步法。对于特别紧张的孩子,还可以采用镇静,这种气体吸入30秒就能起效,结束后5分钟完全代谢,不影响身体。
七、怎么判断是不是蛀牙?
初期蛀牙往往没有症状,等孩子喊疼时多半已经伤到牙髓。家长要定期检查孩子牙齿:白垩色斑块可能是脱矿早期,褐色小点提示龋齿形成,牙龈起脓包说明感染已经扩散。有个简单自测方法:用牙线划过牙缝,如果卡住或断裂,很可能邻面已经发生龋坏。
八、日常护理容易忽略什么?
很多家长不知道牙线比牙刷更重要!乳牙排列稀疏,食物嵌塞是邻面龋的主因。建议3岁起就开始使用牙线棒,每天少一次。另外要控制果汁摄入量,鲜榨橙汁的酸度堪比蓄电池酸液,好用吸管喝并且半小时内别刷牙。
后提醒各位家长,儿童牙齿治疗不是简单的"补个洞",而是系统的健康管理。与其等问题了再处理,不如从现在开始培养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。如果发现孩子有磨牙、口呼吸等异常情况,建议尽早到机构评估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