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微创拔牙到底怎么样?一位从业10年的牙医告诉你真实体验
近总有人问我:"医生,微创拔牙到底靠不靠谱?会不会比传统拔牙更疼?"作为在口腔行业干了10年的老手,今天我就用直白的话跟大家这件事。先给结论:现代微创拔牙技术确实能让患者少遭罪,但关键得找对医生。
传统拔牙和微创拔牙有什么区别?
记得我刚入行那会儿,拔牙全靠榔头敲、钳子拽。现在回想起来,那时候的患者真是遭罪。微创拔牙大的不同就是全程不用锤击,用的是精细的微创器械,像超声骨刀这类设备,能切割牙周组织,减少对牙龈和骨头的损伤。
直观的对比就是创口大小。传统方法留下的伤口能有花生米那么大,微创创口通常只有绿豆大小。出血量能减少70%左右,术后肿胀也轻得多。上周有个20多岁的小伙子来拆线,他说要不是看见牙没了,都怀疑到底拔没拔过牙。

哪些人特别适合做微创拔牙?
说实话不是所有情况都非得用微创。但如果是这几种情况,我建议优先考虑:
1. 埋伏阻生智齿,特别是横着长的。传统方法要切开创口,微创能大限度保护周围组织
2. 患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的患者。创伤小意味着术后感染风险低
3. 对疼痛特别敏感的人群。虽然都打麻药,但微创术后的不适感确实轻很多
4. 需要即刻种植的情况。保护好牙槽骨对后续种牙特别重要

关于微创拔牙的几个误区
,不是越贵越好。现在有些机构把普通拔牙包装成"超微创"来抬价。其实正规医院的收费都很透明,复杂智齿比简单牙贵些是正常的。
第二,不是完全不疼。麻药过了肯定会有感觉,但比传统方法好太多。有个很形象的比喻:就像手指被门夹了和指甲刀剪到肉的区别。
第三,不是所有牙都能微创拔。完全骨埋伏的牙或者特别松动的牙,有时候传统方法反而更合适。

术后护理要注意什么?
虽然创伤小,但该注意的一点都不能马虎。24小时内别漱口,这是很多患者容易犯的错误。前两天可以冰敷,能明显减轻肿胀。饮食方面,温凉的流食,千万别用吸管。
有个细节很多人不知道:术后三天内不要做剧烈运动。上周就有个健身教练患者,第二天就去举铁,结果伤口又出血了。

找医生比选技术更重要
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再好的技术也看谁来用。我们科里年轻医生刚开始做微创拔牙时,经常出现器械使用不当导致牙根断裂的情况。现在他们人人都能熟练操作了,关键是要经过正规培训。
建议大家在选择时注意两点:一看医生有没有显微外科进修经历;二看病例数量。一般做过500例以上的医生,手法都比较纯熟了。千万别被那些花哨的设备宣传迷惑,操刀的人才是关键。
如果还有其他具体问题,欢迎到正规医院口腔外科当面。记住,任何医疗决定都要建立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,对自己负责才是重要的。